Remove ads
台灣麵食 来自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意面(台湾话:ì-mī),又写为薏面[1],是一种流行在台湾的蛋面,分有油炸与非油炸两种面体。油炸的常用于制作锅烧意面、鳝鱼意面,非油炸则有盐水意面、南投意面等料理[2]。
意面名称与其由来众说纷纭,有下列几种说法。
形似如意:意面颜色黄橙像如意(一种玉),因而得名[2]。在日治时期意面又称玉面。[1]
福州意面:相传明郑时期天兴县大龟肉庄垦殖的福州籍伙房兵引入,故多称盐水意面或福州意面[2]。但是福州当地并无贩卖意面店家,福州干面面体也与台湾意面不同[1]。另有说法是一对福州父子研发,而非引入。[3]
擀面声:据盐水区公所说法,名称乃“由于在擀面时必须出力,随之发出‘噫’的声音,因此而称为意面”。[3]
幼面:另有从台语“幼面”转音而成的说法;由于面条外观比阳春面还单薄,因此以“幼(细小)面”称之[3][4][1]。
伊府面:伊府面又称伊面,相传是清朝时期伊秉绶在广东当官时发明一种油炸的蛋面,故称伊府,流行于广东地区[5]。据说意面源自伊面,转音变成意面,读音相似,而且它们都是蛋面,故有意面源自伊府面一说[1]。但是,台湾意面不论面体外观、烹调方式,不管是炸与不炸,都与伊府面相去甚远[6]。而且,伊府面一般也只单指油炸蛋面[5]。国家图书馆学术知识服务网根据历史月刊则指出,伊府面简称伊面,台湾则叫“意面”,当是讹音之故。早先在台湾制作伊面者,多为汕头人,今有将伊面迳名“汕头面”,也是错误的。[7]
另外,薏面一词最早可追溯至1900年代,在1924年开设的食堂菜单照片中可以看到有“炒薏面、清汤薏面、鸡丝薏面”[1]。
传统是高筋面粉加上盐、碱水和鸭蛋制面,再经日晒而成[8]。非油炸意面多半号称自己用全蛋面,也就是不加水揉制的,但是如今使用全蛋面的并不多[9]。由于制面过程中,加入大量鸡蛋代替部分水分,面条因此变得既富弹性又柔韧[2]。
使用半蛋面,也就是除了蛋还会加入水揉制,面做好后,盘成圆饼状油炸[9]。由于意面由大量的鸡蛋制成,过去储放不易,经过一日曝晒往往品质腐败。早年府城人为了保存意面美味,将意面用大火油炸去除水分,加上蛋白经高温膨发,变成轻盈容易吸附汤汁[2]。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
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,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's search results,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.
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, simple,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, safe and transparent.